<$BlogRSDUrl$>

Thursday, January 11, 2007

辛亥革命是满汉冲突的总爆发
先来了解一下满清统治的基础,它靠的是:1。武力的威慑2。满族和汉族仕绅之间的利益共同体
清朝统治的初期靠的武力的威慑,而后呢满族的统治还必须靠和汉族仕绅阶层形成的某种程度的利益结盟,仕绅阶层起的是满族统治者和汉族底层民众桥梁作用。关外来的满族享有超乎其他民族之上的权利,可只要汉人承认满人的治权,不造满人的反,满汉之间就可以相安无事。八旗贵族人人享有奉禄,可世代从军、世代为官,而汉族人也能通过科举进入官僚阶层(当然不可能爬到很高的地位,最终还是满人说了算),如果汉人的期望不高,默认了这种社会升迁规则(流动机制),那么满清的统治就没有什么风浪。虽然时不时有局部地区的汉人造反,但最终都没能形成气候,都被武力镇压下去了。
而清末的情形是怎样的呢?
先来看汉族仕绅的政治立场。
一九零五年的日俄战争给了满清皇室很大的刺激,日本以君主立宪小国战胜专制强国大国俄国。日本的胜利使满清政府意识到非改不可了。同年满清的五个大臣分别到欧美日本考察宪政,回来的结论是立宪有三大利:“一曰皇位永固,二曰外患渐轻,三曰内乱可弭”。之后呢一个个很带有进步意义的政策相继出台,当年9月清廷接受袁世凯等人的奏请,正式下令,立即停止科举。
科举的废除意味着这千年以来社会下层流向上层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旧的流动机制没有了,那么新的替代机制是什么呢?新时代的官员该怎么选拔?功名的获得现在靠的是什么途径?这些就是原来寒窗苦读的千千万万立志走科举路的士贡生们(也就是候补官僚们)必须考虑的大问题了。
他们从满清政府那里得到答案了吗?
没有。科举教育之后被学堂教育取代。未进入学堂学习的“数百万老举人,老秀才,一旦尽失登进之路”。(梁启超语)
而新式学堂的学生出路有是怎样的呢?
科举废除前(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第四章《学生出身》尚有学堂学生学成之后的安排说明:“恭绎历次谕旨,均有学生学成后赏给生员、举人、进士明文。此次由臣奏准,大学堂预备速成两科学生卒业后,分别赏给举人进士。” 而小学毕业则给予附生文凭,中学堂毕业给予贡生文凭,高等学堂毕业给予举人,大学堂毕业生则“侯旨赏给”进士。
而科举废除后新式学堂增加太快,每年都大批学生从学堂毕业,他们理所当然地要求清庭满足他们进入仕途的要求,而由于名额毕竟有限,这种要求注定得不到满足,这种挫折感便形成学生群体性的不满。要消解这种不满,就必须要求绝大部分的新式学堂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职业期望由做官向别的方向转变。该怎么转变,向什么方向转变,对这些问题他们是茫然的。仕途之路受阻,所以他们对清体制不再留恋。他们中其中的一部分走上了出国留学的道路,思想备受海外同盟会的影响,许多日本军校毕业回国参加了新军,成为新军的中下级军官。
 以上是清末候补官僚阶层的处境。
再来看相对保守的汉族中层官僚利益集团的立场。
1906年,清政府施行了一些预备立宪措施,准备设立咨议局和筹建资政院。到了1909年,各省(除新疆外)咨议局先后成立。咨议局是省级准立法机构,由地方士绅选举产生,可以就本省的预决算、税收与公债、地方性法规、资政院成员的选举及其它改革事宜作出决议。如果督抚对决议无异议便可执行;如督抚表示异议时,则需重审;如双方始终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则需征求资政院的意见。督抚有权召开、中止或解散咨议局的会议。因此,咨议局还算不上是一个立法机关,只能算是绅士们的表达意见册场所。但是,咨议局对各省督抚已形成约束,因为,绅士在地方上有重要的影响,他们是督抚在地方社会和经济的支柱,就是在以前,督抚们也不敢轻易得罪他们。咨议局的成立,给督抚的压力无疑是增大了。
而他们的政治期望也随着清政府对立宪的承诺水涨船高,他们要求能尽快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于是各地方的绅士阶层开始互相联络,形成了当时极有影响的立宪派。
1909年清廷宣布在九年内立宪。而这个时间表显然不能让立宪派满意的。
1910年,立宪派为推动清政府速开国会,掀起三次规模巨大的国会请愿运动。第一次参加者达20万人,第二达30万人。其结果都是被拒绝了。
 这时候满清皇室对与日俱增的汉族官僚们的政治要求渐感不安起来,立宪以后满贵族的权力会不会旁落呢?
1911年5月8日,焦躁不安的满清皇室宣布建立内阁制。内阁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院负责。13位阁员中,满族占九名,奕劻、善耆、载泽、载洵、绍昌、溥伦、寿耆等7人是皇族,分别控制着总理、民政、库支、海军、司法、农工商、理藩等大臣职位。另满族贵族那桐、荫昌则任协理、陆军大臣。汉人只有4位,掌握些不重要的部。这就是所谓的“皇族内阁”,试图“君权不至为民权所抑”。这种维护满族君权的行为和绅士阶层的立宪期望相差太大。一时间,举国哗然。清廷的信用危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低点。越来越多的人对清政府感到失望和不满,他们的政治取向也开始改变。这时革命在他们心中,逐渐由反对变为默许或支持,希望革命成为向清朝施压以使之改弦更张走上真立宪的手段。当武昌起义于爆发后,各地的咨议局不是响应,就是观望。
这是汉族中层官僚这时候的政治取向。
当然,以上两个利益集团的离心离德虽然切断了满族和汉族仕绅之间的利益联系,还并不足于导致满清的垮台。因为即使他们起来造反,清廷仍然可以派军队镇压。
那么军队里满汉关系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满清的正规军队原来是由以从军为生的八旗军和绿营兵组成,太平天国兴起后,清政府先是把它精锐的八旗和绿营兵将调到南方战场和太平军作战。可是这些正规军太缺乏作战能力,根本不是太平军的对手,因而清廷不得不争取汉族豪绅的支持,让他们在本乡本土建立地方团练和太平军对抗。于是曾国藩的湘军便应运而生了,李鸿章组织了淮军,左宗棠也成立了楚军。他们平乱的胜利标志着清体制内汉族军事强人的崛起。
这些地方团练镇压内乱有一手,有一定战力,可它们和西方日本的现代军队的差距还是太大。湘、淮军在甲午陆战中的屡战皆败,让清政府意识到了必须一支建立拥有西式装备和受过西式训练的军队。1901年,清政府令各省裁汰原有旧军,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实权操在会办大臣袁世凯手中,总理练兵事务。到1905年,袁世凯编练成北洋六镇新军。为了为新军训练军官,还派遣学生到日本士官学校留学。
 这时,位高权重的袁世凯渐渐使满族皇室大为不安。因为袁毕竟是个汉人。1907年,皇室为“裁抑”袁世凯及其北洋势力,免去了袁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职,削去了兵权。改调他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第二年,光绪帝与慈禧先后死去,宣统皇帝继位,摄政王载沣监国,以袁世凯有足疾为名,勒令袁回河南彰德养病。此外载沣宣布成立禁卫军,由他统率,同时设立贵胄学堂以培养满族的高级人才;又代皇帝为全国陆海军大元帅,并成立陆海军联合参谋机构军咨处,派满族大臣毓朗、善耆、载泽、载涛、载洵等主持建军事务;派载洵赴欧美各国考察海军,载涛赴德国考察陆军,荫昌为陆军部大臣接统北洋各镇;宣布陆军武官任用制度,近畿各镇由陆军部直接统辖,裁撤京畿督练公所;成立海军部,以载洵为海军大臣。后来军咨处扩大为军咨府。军咨府的性质等于参谋本部,以载涛、毓朗为军咨大臣。新军卅六镇的高级将领都由贵胄学堂毕业生担任。
 满族皇室的这些排挤汉族高级军官的举动,使得军队里上下层流动机制变得不顺畅。可以想见的会在以汉人为主的中下级军官酿成不满情绪。本来汉人能指望干得好的话还能有希望升上袁这样的高位,现在看来因为自己是汉人而变得越发不可能了。这时,原来在日本留学就深受同盟会影响的中下级军官们就越发倾向革命。
  这样,满族亲贵和汉族各阶层的日益疏远,他们之间的激烈冲突只需通过一个偶发事件引发出来。1911年四川发生了以保护地方利益为目的的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 清廷令大部驻扎于武汉的新军入川平叛,武汉清军兵力减弱,同盟会趁机和部分新军中的下级军官发动起义,而后南方各省由咨议局领头纷纷宣布独立。本来清廷可以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北洋军加以弹压,可是新上任的陆军大臣荫昌发现自己调动不灵,清廷不得已只好请袁世凯出山,这时被排挤过的袁世凯对清廷的忠心已经大不如前,已不可能成为另一个挽救大清江山的曾国藩了。矫奸巨滑的他大耍两面手法,最后成了压死大清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总结:满清最后覆亡是因为满族亲贵的防汉行为引起的,这一系列防汉措施把满族以外的汉族各阶层统统推向了反清阵营。清朝的存在依赖于满族和汉族士绅阶层的同舟共济,是汉族官僚的全面反叛导致了满清王朝的迅速解体。

结论:满清的覆亡的真正原因是新政。新政施行的必然后果是汉人政治欲望的不断高涨,进而引发了满族亲贵的防汉举动。一系列防汉措施又把满族以外的汉族各阶层统统推向了反清阵营。清朝的存在依赖于满族和汉族士绅阶层的同舟共济,是汉族官僚的全面反叛导致了满清王朝的迅速解体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